69读书 > 虐心耽美 > 回望逝去的岁月 > 我的童年--故乡静宁风貌及民俗特产

我的童年在故乡静宁度过,这是个美丽的令人难忘的地方。

静宁是甘肃省中部大县,资源丰富,人文籍著。静宁位于渭河流域的葫芦河中上游,六盘山以西,华家岭以东,在西北黄土高原中,属陇西黄土高原单元,县境内多为丘陵、河谷川地及河谷盆地。县城坐落在城川川地,东、西、北三面临山,南面连接威戎川。

静宁地势较高,全县最高处海拔2245米,最低处海拔1340米,气候偏凉,年平均温度仅7.1度。

在解放后的几次考古普查中,发现静宁境内有146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,分别出土大量石器、骨器、彩陶、远古动植物化石及粮食作物和家畜家禽化石,证明距今6000年前,当地即有人类生活,与全国同类地区比较,静宁是史前出现农牧业较早地区之一。

静宁的名称从何时而来?据史料记载:商周时期全国分为九州,静宁在雍州域内;战国时秦置陇西郡,静宁之前身成纪归其所辖;秦统一中国后,分天下为36郡,静宁先后属北地郡、陇西郡;汉代先后属天水郡、汉阳郡、陇西郡。

又据《静宁州志》记载:静宁地区东汉时陷于东羌;唐时,又陷于吐蕃,收复后属渭州;宋朝时静宁称陇干城,后又改德顺军;公元1279年,元并西夏,始改称静宁州,统陇干、水洛、威戎、治平、隆德、通边六县;到明朝,静宁州领庄浪、隆德二县;清朝沿袭明朝称谓及建制;民国时期为甘肃省静宁县;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静宁仍隶属甘肃省,先后归定西、平凉地区,今属平凉市管辖。

静宁古代本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,水草肥美,山上长着茂密的森林,林间出没着各种各样的野兽,气候也较现代温润,有李店王家沟出土的鹿角、阴坡嘴出土的大象前腿骨化石为证。由于历代战乱和人为的破坏,特别是明代,为防蒙古骑兵入侵,明朝军队采取“放火烧山”的对策,将大片森林草地付之一炬,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,从此这里变成了光秃秃黄土高原的一隅。

然而人的力量是无穷的,屡次战乱之后人们又植树造林,垦荒种植,自然面貌有一定恢复,但是再也没有古代的生态环境了。

清同治末,陕甘总督左宗棠恢复农牧林业,特别注重植树造林,静宁及陇原一带植被得以恢复,经济也有一定发展。民国初期,军阀混战,土匪劫掠,经济生产衰退,人民在贫困饥饿中挣扎。抗日战争期间,静宁相对处于大后方,没有遭受严重战争蹂躏,人民得以休养生息,环境也没有遭到大的破坏。

静宁传统的建筑,我小时候所看到的庙宇、城门楼、大户人家留下的住宅,和全国许多地方的宫殿式建筑相似,只是规模稍小一点。

至于民居,既不像甘肃西部的土平房,也不像陇东陕北一带的窑洞、坑院。静宁的民居,一般是土木结构,修建时先立木,房子的轮廓出来。墙体地基部分和最上面几层为砖,其余大部分是土坯砌成。房顶也很讲究,樑,檩、椽、竹簾、麦草、草泥,最后铺上瓦。这种建筑,既美观又实用。

不仅民房上有瓦,就连鸡窝狗窝上也有瓦,究其原因,是因为静宁雨水较多土质松软的缘故。这也就回答了静宁为什么好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。这是我的见解,不知专家们是否这样认为?

静宁的确是个好地方,比如周边的华亭、隆德、西吉、会宁、通渭、秦安诸县,都是干山枯岭,而一进入静宁地界则郁郁葱葱,满山遍野的庄稼树木,这不知是为什么?是土地肥沃?还是气候温和?还是雨量稍多?还是人民更勤劳?仰或是别的什么?反正静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,在贫脊落后的陇原大地上独树一帜,今天仍然如此。

2013年在平凉地区七县市新上牌照的汽车中,有一半竟是静宁的。2014年静宁房地产价位已和省城兰州持平,你说牛不牛?

记得当年我的老师刘子安曾充满自豪地对同学们讲:“静宁静宁,又静又宁,静宁是个最好的地方啊!”当初我们都不以为然,成人后,见识多了,走的地方多了,对比后方才知道,在大西北中,静宁还真算块风水宝地。

这里民风淳朴,人民勤劳善良,非常注重礼仪。尤其是人们特别爱整洁,无论大街小巷院落屋里,任何时候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,摆放得整整齐齐,家家如此,户户依然。静宁有“笑赃不笑穷”的习俗,我走过中国许多地方,要说整洁,静宁当数范例。

静宁还有许多好的习俗,比如特别孝敬老人,不孝敬老人会被亲戚、邻居看不起。对孩子管教严,孩子和孩子打架吵嘴,很少有人护短,一般都是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。吃饭让人,这是很重要的一条,吃饭时来客,必须请客人同吃,如实在不吃,绝不能边吃边和人说话。守孝三年期间,孝子不能到别人家去,有话在大门外讲。妇女月经期间,同样不能进别人家。不能在门口、道路挡人去路,也不能从人中间穿过,要绕边而行。晾晒衣服,内衣裤衩等要搭在不明显处。

还有许多,这些规矩那时的人们大都能够做到,做得不好会被人耻笑。

静宁人喜欢种树,特别是果树,山上山下,庭院果园栽满了各种果树。

每到春天来临,漫山遍野,城内城外,桃花、李花、杏花、梨花依次开放,更有丁香、玫瑰、沙枣花争奇夺艳。每到这个季节,山城内外呈现一


状态提示:我的童年--故乡静宁风貌及民俗特产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